公院首引入家居化療讓癌症病人化療不再苦 腸癌病人:可上網行街飲茶
發布時間: 2019/01/14 00:00
最後更新: 2019/01/14 18:59
本港患癌人數持續上升,醫管局門診及日間化療中心服務需求大增,2017/18年度有逾12.6萬名癌症病人求診,較16/17年度上升6.4%。威爾斯親王醫院自2005年起全港率先引入「便攜式輸藥泵」,令部分腸癌病人可在家中接受輸注化療,毋須留院,有末期腸癌病人大讚家中化療感覺良好,可像正常人般生活。
現年58歲的阿成於2017年5月確診第4期腸癌,因癌細胞已擴散,只可透過標靶藥及化療作治療,惟他在私家醫院接受兩晚住院化療後,已大感不適︰
『吊針』需要長時間插着手靜脈,不夠兩小時傷口位已覺得很痠痛,日常生活也完全被局限在床上!
阿成又指自己抵抗力差,認為住院容易感染病菌,而且不論在私院公院,晚上均因醫護人員巡房聲音導致難以入睡,心情大受影響,故在2017年6月轉到威院治療時,獲醫生推介接受家居化療輸注,至今進行了30次,認為是十分好的選擇。
他形容,揹着攜帶式化療輸液器只像「小學生揹書包」,穿上外套已能遮蓋,對比住院「吊針」活動自如得多:
可以上網、行街飲茶,洗澡也只需將輸液器放進潛水袋便沒問題,完全可以像正常人般生活。
他又提醒,使用攜帶式化療輸液器的數天,要注意睡醒時切勿太急起床,以免弄跌輸液器或扭到導管,導致儀器失靈發出聲響,
我個人從沒遇過任何問題,很感激醫生當日的建議,令我在家接受化療『食得瞓得』。
臨床腫瘤科顧問護師麥素珊表示,威院自2005年全港率先引入「便攜式輸藥泵」,主要提供予腸癌病人使用,服務人數由2016年450人至2018上升至641人;節省的住院病床日數由919天增加至去年1310天,一來能減輕醫院住院服務負擔,也讓病人在較舒適的環境下接受化療,保持生活質素。
麥素珊解釋,病人會先由腫瘤科醫生制定治療方案,如身體狀況合適加上自身希望在家化療,便可進行一個約45分鐘小手術,在上心室皮層下放置中央靜脈注射裝置,之後接駁攜帶式化療輸液器及「上藥」,並由腫瘤科護士教導病人監察裝置及應對緊急情況,便可回家繼續進行化療,維持約46小時後便可回醫院拆針:
對比傳統滴注化療患者需住院兩晚,加上或需等候病床空缺,有機會延遲接受治療時間。
現時病人接受攜帶式化療輸液器毋須額外付款,威院團隊正研究引入更輕便、不用電的攜帶式化療輸液器,希望將來可適用於更多癌症。據悉其他醫院亦陸續參考威院引入家居化療。